德甲直播:教研频道2023-2024学年第十一期202407 二维码
59
发表时间:2024-07-03 16:37 教研频道2023-2024学年第十一期202407 福州第十八中学教科室
从阅读到教学,教师该如何“修行”? 教师与“书”有着天然的联系。作为读书人,教师在读书中学习、思考;作为教书人,教师在教书中分享、对话。 如何在阅读中实现专业成长,在阅读中完成自我更新?从阅读抵达教学,教师又该如何“修行”?本期“大家读经典”邀请到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副院长常生龙和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师周春梅,与教师们一同翻开《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教师的书桌:从阅读抵达教学》两本书,分享书桌上的“那些事”。 示范与引领 帮学生锻造一把打开未来世界的钥匙 记者:近期,各地各校都在持续深入开展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在推动青少年学生读书的过程中,教师阅读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常生龙:教师在推动青少年阅读的过程中,至少发挥着三个方面的作用。 首先是示范作用。我一直持这样的观点:教师自己不读书,培养不出会阅读的学生来。一些德甲直播推进书香校园、开展青少年阅读,教师给学生提的要求很多,但自己却没有成为阅读活动的参与者、示范者。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影响深远,教师是否看重阅读这件事情,学生通过察言观色很快就能辨别得出。如果教师对待阅读这件事情并不“当真”,要想推动青少年学生的阅读活动就很困难。 其次是指导作用。阅读对人而言并不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人们在开展阅读活动时,需要同时调动大脑中负责视觉、声音、甚至动作的各种神经区域协同工作,才能明白所给文字的相关含义,并借此做出相应的理解。这需要教师对阅读这件事情的复杂性有较为深刻的认知,并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做出更有针对性的指导。人的阅读能力是在长期的阅读实践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只有踏踏实实、定下心来坚持不懈地开展阅读,经由一段时间的积淀,才有可能看到自己在各方面的变化。也正是因为如此,教师的指导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再次是推动作用。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的快速更迭,使得人类进入到知识爆炸的新时代,不确定性更是成为未来社会的一种常态。在这样的境况下,学生仅仅依靠在德甲直播里习得的知识和技能,是很难让自己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行稳致远的。教师要通过持续深入地开展青少年读书活动,推动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这实际上也是帮助学生锻造一把走向未来的钥匙。有了这把钥匙,无论何时遇到工作和生活上的难题,他们都会通过阅读找寻破解的策略和路径,让自己赢在未来。 周春梅:首先,应该看到教师阅读的引领性作用。教师在课堂内外的推荐、点拨,往往能为学生的阅读打开一扇窗,进而打开一个世界。一本书的片段,指引学生走向一本书,一位作家;某个主题某种风格的作品,指引学生走向更多主题,更多风格……如同赫尔曼·黑塞在《获得教养的途径》中所说的:昨天的花园、公园或原始密林,今天或明天将变为一座庙堂,一座有着无数的殿宇和院落的庙堂。这种影响还可以伴随学生的一生,让其成为真正的读书人。比如在校期间,学生可能由于时间等原因未能完成阅读,日后当他在书店或图书馆与这些作品相遇时,会觉得遇见了似曾相识的故人,会去翻一翻,读一读,会回忆起老师的课堂、自己的青春时代——那一刻,过去融入当下,当下又穿越回过去,阅读与自己的成长突破、鲜活的生命体验相融。 当然,要把读书融入生命,终究还是要靠学生自己去完成,教师应当认识到自身作用的有限性。正因为其有限性,教师才应当在这方面做出更好的示范,知行合一。教师是真正热爱读书,还是只将读书作为一种雅致的装饰,学生自有判断。课堂上解读文本时延伸出的某个细节,课后交流中的某个点评,学生会听在耳里,记在心中。 专业成长 建构属于自己的阅读体系 记者:教师的阅读不同于一般的阅读,它带有某种基于自身专业实践需求的客观性。教师如何在阅读中获得进一步的专业成长? 常生龙:与某种职业相对应的阅读,通常都属于专业阅读,教师的阅读就是如此。 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教育政策、德甲直播文化、家庭环境、学生心理、师生关系、家校社合作、评价方式等,都会对教育成效产生重要的影响。一个教师,不能总是将目光聚焦于所教的学科、自己的课堂,需要围绕与教育相关的话题和领域开展广泛的专业阅读。教师的阅读范围越广,越能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日常的教学实践,越有利于发展自己的社会角色。 但教师的专业阅读也不能离课堂太远。教师的工作是通过课堂呈现的,教育改革是否获得了有效进展,最终也要通过课堂来检验。建议教师围绕课堂这个主阵地,构建自己的阅读体系,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素养。 我为自己构建的阅读体系是由七个板块组成的。 第一个板块是学科的本体知识。在学生学习的信息来源日益广泛的当下,加强学科本体知识的研究尤为重要,特别是那些相互之间联系的、具有内在结构的知识,或有助于思维迁移的知识,应该成为教师本体知识的核心。 第二个板块是教育管理的知识。无论是德甲直播的管理者还是教师,都要承担几十个人甚至成百上千人的管理职责,都需要熟悉教育管理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在这方面,德鲁克提出的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对团队管理、班级管理、德甲直播管理有着很好的指导意义。 第三个板块是课程建设的知识。“双新”课改需要教师从原来的教学观念转向现在的课程观念,能够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校实际开展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建设,能够依据新的课程理念高质量实施课程,关注“教-学-评”的一致性,将评价融入到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确保育人目标的顺利达成。 第四个板块是学习科学的知识。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学习科学整合脑科学与神经科学、人工智能、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对学习的生理、心理等机制做深度的研究。虽然这个学科创建的时间不长,已经取得非常多的成果,其中有不少还颠覆了人们传统对学习的认知,让我们得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认识儿童、认识学生的学习。 第五个板块是优秀文化的知识。学习和思考永远都置身在文化情境里,并且永远都依赖文化资源。那些跨越时空的、被一代代的人们反复品读的文史类、思想类的经典作品,不仅能浸润教师,让心灵柔软起来,也能让教师学着从另外一个视角看待教育。 第六个板块是教育哲学的知识。观念决定行为,不同的人面对相同教育问题之所以会采取不同的行为,是因为他们所抱持的教育观念不一样。教育转型的核心是教育观念的重塑,是教育哲学的重建。 第七个板块是五育融合的知识。从原来仅关注知识的传授到现在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除了观念的重塑,还需要教育资源的重新建构、课程体系的重新确立、教学流程的重新改造、教育手段的全面革新。“并举”是解决五育失衡的问题,“融合”则更进一步,重点解决五育失联的问题。 每个人都应该构建属于自己的、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阅读体系。上述阅读体系仅供大家借鉴和参考。 周春梅:每个学科的老师,首先要在自己的专业中完成一些基础性的阅读。比如语文学科:中外文学史及经典作品、文艺批评理论、历史与哲学常识等。另外,在专业之外,尽量多增加一些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储备,而且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还要多了解时事新闻,关注科技发展,比如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人类可能产生的影响、对教育可能产生的变革性的影响。我曾读到学者汪民安的《技术末世论:如何应对人工智能对人的奴役?》,还有戴锦华的《ChatGPT会发展成我们的“奥本海默时刻”吗?》,不一定是对未来的准确预判,但都颇有启发性,在此顺便推荐一下。 提升阅读力 持续积累让阅读成为常态 记者:说到教师阅读,“阅读力”一词时常被提及,教师的阅读力可以从哪些维度进行呢个考量?又该如何帮助教师进一步提高自身的阅读力? 常生龙:阅读能力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它是在长期的阅读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不断进阶地过程。从程度上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不同的层级: 一是感知。拿到一个文本,能熟悉其中的字词,知道这些字词所要表达的基本意思,能熟练地将文本复述出来或者对主要内容进行概述,知道文章的体裁,能把握文章的主要思想。 二是关联。对文本的内容和结构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并能梳理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够从语言文字的表达中捕捉到字里行间所隐含的“言外之意”,知道作者之所以这样写的用意;能够理解作者写作时的思想感情,和作者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 三是鉴赏。通过对作品深入细致的评析,辨别作品所传递的信息的真伪,做出合理合情的评判;能够依据一定的评判标准判断出这一作品的品味,确定是否具有仔细研读的价值;能够对作品所传递的思想和情感作出判断,不盲从不迷信。 四是创造。把所阅读的内容融入自己的经验之中,丰富自己的认知体系;将阅读和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经验相联结,让自己跳出书本的局限,在联系实际的过程中获得新的感悟和启发;将阅读所获迁移到新的情境之中,把死书本化为活材料,由旧知识生成新思想。 很多人的阅读尚停留在感知、关联的层面上,很难上升到鉴赏、创造的高度,这与平时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或阅读往往处于浅阅读的状态,缺少深度思考有关。 教师要提升自己的阅读力,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唯有坚持不懈地阅读,在阅读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对教育本质的理解。为此,为教师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是要让阅读成为生活的常态,像每天吃饭睡觉那样自然。阅读的成效往往需要多年之后才能看得出来,这是一个持续积累的过程,不可能找到几本书籍一读,就能让自己上一个新台阶。所以要有坚持不懈的毅力,做到习惯成自然。 二是要有挑战性的目标。有一些书阅读起来非常愉快,毫不费力,说明书籍所论述的那些东西是你所知晓的,通过阅读只能证实作者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你在一个水平上,自己并不能从中有新的感悟和收获,阅读这样的书籍往往是在浪费你的时间。人生匆匆,留给自己阅读的时间非常有限,所以建议选择那些看上去似懂非懂的、对提升自身专业水平有价值的书籍来读。 三是要跳出学科去阅读,不断拓展自己的阅读视野。事物之间是存在普遍联系的,教师的专业成长也需要广阔的知识视野来支撑。要不断完善和丰富自己的阅读体系,以自己的学科为中心画出阅读的同心圆。随着你画出的半径逐渐扩大,你会发现未知的世界也随之增大,而自己可以学习、可以提升的方向也更加多元。 四是加入读书会,在相互启发和激励下提升阅读力。俗语说“一个人可以走得更快,一群人能够走得更远。”一个好的读书会,成员之间的深度思考和互动交流,可以帮助自己看见字里行间的深意、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认识、发现未知的世界,实现与作者、与他人、与自己的三重对话。 周春梅:对于叙述抒情类文本,有良好的感知力与共情力;对于议论类文本,有良好的理解力与思辨力;对于说明类文本,有良好的提取信息与整合内容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形成融会贯通、建构创新的能力。 提高阅读力,最重要的还是自己踏踏实实的阅读、思考与写作。我的经验是,几分钟高质量、高密度的文字阅读,胜于几十分钟手机上的碎片式浏览。每天几分钟的时间,无论再忙,都还是有的,关键还是有没有兴趣与意志力。 教师还有一个其他职业所不具备的优势——与同事、学生的交流讨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奇文共赏,互相认同,如遇知音;疑义辨析,遇见异质,求得新知。交流讨论能将我们对问题的思考引向幽微之处,还能让我们发现自己认知的偏差、逻辑的漏洞,抵达未知之境。在讨论中,教师必须梳理自己的观点,并且准确清晰地传达给对方,这也提高了教师必备的语言表达能力。 个体阅读与群体阅读 真参与真思考真感受 记者:为了进一步推动教师阅读,各地各校会举办教师的读书会来进行群体阅读,这样的阅读形式在落地层面还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教师如何在群体阅读中更好地实现个性化的成长? 常生龙:各地各校近些年来对阅读的重视程度逐年提升,组建读书会进行群体阅读也是常见的方式。从图书的供给方式看,有的是组织方指定或者直接购买相关图书送给教师阅读;有的是组织方给定一批图书的目录,由教师从中自主选择;有的是组织方给教师设定购买图书的经费,由教师自行选择相关的图书。从读书会的组织方式看,有的是以教师自主学习为主,在一本书或者一个单元的阅读完成之后,邀请作者或者先关领域的专家举行一场讲座,希望教师从中进一步体会作品的深意;有的要求教师在完成一本书的阅读之后,要提交一篇读后感,甚至还会进行优秀读后感的评比,激励教师继续阅读;有的则是将书籍的相关内容加以拆解,分成不同的部分,逐一进行阅读并开展读书活动交流;有的注重学以致用,要求教师联系自己工作的实际,以教学案例的方式呈现阅读成果等等。 各方推动教师阅读这件事情是值得肯定的,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一些做法可以进一步完善。比如说书籍的选择方面,要知道教师的阅读能力、阅读趣向、知识背景等都存在明显的差异,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来组织,必然会导致一部分教师对所选的图书不感兴趣,没有阅读欲望等问题。比如说在阅读方式上,有的教师喜欢一个人安静地阅读,不喜欢把打扰;有的教师自己很难静下心来阅读,需要在共读伙伴的帮助下感受文字的魅力。比如说在互动交流上,有的老师喜欢读,但就是不擅于说和写,让他交一篇读后感会让他非常痛苦,让他在读书会上做交流更是异常困难。我们需要对教师在阅读中的这些情况有比较清晰的认知,并因势利导,帮助他们走上阅读之路。 阅读是非常个性化的行为,要想帮助教师在阅读中实现自我成长,读书会的组织就要契合教师的内在需求。在中国教育报的支持下,我从2022年开始举办常生龙领读的中国教育报“给老师的读书会”,到现在已经开展了15本书的共读活动,全国各地参与的教师人数一次比一次多,我从中看到了各地教师对阅读的热情以及学习的强烈渴望。考虑到参加共读活动的教师所有学段、所有学科都有,所以在共读书籍的选择上颇费心思,主要包括教育经典、思想普及、双新课改、核心素养等大家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共读方式上,采取了将大目标分解为一个个小目标的阅读方式,讲一本书加以拆分,用20天到一个月不等的时间来循序渐进地阅读,每天的阅读任务不重,读完了之后及时写上几句自己有感触的文字,将自己阅读的要点和文字的精华记录下来。在共读活动中,始终坚持阅读和写作一体两翼,不可偏废,让教师通过日常的阅读和练笔,读出问题、读出自己,把书本的文字和自己鲜活的工作经验相结合。很多教师自始自终、自觉自愿地参与到共读活动中来,说明了共读活动确实让他们受益良多。 周春梅:现在这样的读书会有时流于形式,有时更看重形成可以呈现与汇报的成果。我想,提高书目选择的自由度与针对性、交流的参与度和体验感等,都是切实有效的方法。书目的选择,可以在大家推荐的基础上,挑选一两本精读;还可以精读(必读)与泛读(选读)结合。交流可以在线上随时进行,每隔一段时间有一个线下讨论,还可以和城市行走、古迹探访、实地考察等深度体验活动结合。 个体的阅读,不能被群体阅读替代。个体的精细的阅读,是群体阅读的基础。群体阅读之后,还需要个体消化吸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群体阅读中,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力求有些新意与深意,同时也广泛听取他人的观点,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如果这样做了,自然就可以实现个性化的成长。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验与记忆,试图通过书籍来解决自己的切身之惑,如果是真问题,真思考,其所感所得,自然是个性化的,不可能雷同。 在阅读中修行 寻找新的生长点锻炼新的基本功 记者:在数字化时代,教师还有哪些“功力”需要精进,又该如何通过阅读去进一步“修行”? 常生龙:伴随着人类社会走入数字时代,教育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从工业时代的班级授课制的传统教育模式转向数字时代的个性化教育,从以知识传授和记忆为主的学习转向人的核心素养的培育,成为教育转型发展的最强音。为此,近些年来国家层面积极推动新课标、新教材的“双新”课改,继高中学段全面实施之后,今年秋季义务教育阶段也将全面落地。“双新”课改有很多的新的理念和要求,从育人目标的角度看,有核心素养、立德树人、五育融合等;从教育发展的角度看,有教育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教育治理体系、扩优提质、城乡一体化、家校社合一等;从课程教学的角度看,有课程标准、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学业质量标准、德甲直播课程实施方案、“教-学-评”一致性、大单元教学、学科实践等;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看,有教育家精神、四有好老师、教师专业标准、课程内容结构化、学习任务设计、因材施教等,从发展学生的学习角度看,有综合学习、深度学习、情境学习、项目化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等,从教育评价改革的角度看,有协商式评价、表现性评价、结果评价、过程评价、学业述评、增值评价、综合评价等。这其中相当多的关键词并不是显而易见的,需要教师加强阅读、认真学习,才能够明白其真意,保证在改革实践中方向不出现偏差。 要实现个性化教育,必须要能够对学生开展“数字画像”,从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中,找到新的生长点。这就需要人工智能、大数据和课堂教学深度融合,这其中,也有很多知识需要教师加强阅读和学习。比如说采集什么样的数据更有价值,如何采集数据,采集的到的数据如何进行分析,分析之后的结果怎样呈现等等,这些知识都是数字时代所特有的,也将成为教师新的基本功。教师对这些新的领域和知识要有足够的敏感,并善于通过阅读把握其精髓,让其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助力。
从阅读到教学 读书之“用” 不急在一时一课 记者:从阅读到教学,其实涉及到的就是“用”的问题。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对教师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教师如何通过阅读进一步提升“教学力”? 周春梅:我曾听不少老师跟我说,自己的阅读用不到平时的教学中。首先,阅读有一部分可以而且应该是非功利的,不是都要“用上”。“用”,也可以是无用之用,长久之用,不急在一时一课。其次,要有意识地培养读用结合的意识和能力。这种意识和能力,也是可以习得的,而且一旦养成习惯,就会如西谚所说:“手里拿着锤子,就会到处看见钉子。”比如高一教材中有卡夫卡的《变形记》,今年适逢卡夫卡逝世一百周年,我读到复旦大学德语系教授李双志撰写的一篇序言,其中正好有德甲直播《变形记》非常出色的解读,我会与学生分享。 教师自身有这样的意识与习惯,也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比如我曾向学生推荐波兰诗人辛波斯卡的作品,学生外出研学时,正好看到她的诗印在玻璃门上,随手拍下,与我分享。 我还曾与学生共读这首诗: 在路中央 (巴西)卡洛斯·安德拉德(姚风 译) 在路中央有一块石头 有一块石头在路中央 有一块石头 在路中央有一块石头 在视网膜已经疲竭的生活中 我决不会忘记这个事件 我不会忘记在路中央 有一块石头 有一块石头在路中央 同样是在研学途中,学生与我分享了路中央的石头的照片: 诗歌,也已经渗透到了他们的生活中,他们将带着这些诗篇行走于辽阔的世界、漫长的人生。 最后,我还想补充一点,在教学中,要敢于突破舒适区,将自己读到的专业知识或学习理论运用到教学中,并根据课程标准、学情等随时调整,勇于试错,及时纠错,与学生一起,有时进,有时退,收获自在其中。
(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彭诗韵)
嘉宾简介: 常生龙,物理学博士,特级教师,研究员,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副院长。出版有《从普通到卓越:教师成长的五堂必修课》《作业设计的30个原则》《核心素养与学习的变革》《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2:终身学习,终身成长》《给教师的5把钥匙》等著作。 周春梅,1998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此后一直任教于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著有《教师的书桌:从阅读抵达教学》《把自己和书关起来》《一间辽阔的教室》《讲台上方的星空》。
|